增進防汛效能減低淹水頻率 May 1st 2019, 02:00 台南市七股區之大潭、後港及城內等社區,排水系統分別屬於漚汪排水之頂寮中排一~五排水路及大寮排水支流後港排水之上游排水路、龍安宮排水、後港中排三、後港小排、後港中排三之一、後港中排一等多條水路。 經調查發現大潭、後港及城內等社區聚落地勢低窪平緩且排水溝、排水系統底坡度小、水路相通聯,重力排水路出流口又屬感潮段、易受潮水迴流之影響,致每逢豪大雨期間遇高潮位時,部份水路出口缺乏閘門設施,無法防止外水入侵,致經常造成大潭、後港及城內等社區積淹水災害。 水利局表示為改善大潭、後港及城內等社區遇雨積淹情形,於是於南26線及台17線東側之各水路出口位置分別設置閘門、移動式抽水機平台及相關水路改道與改善設施,期以減緩積淹水災情,總計於8個位置施作有23扇水閘門,水利局為能維護該區域自然生態、觀光發展及市民財產安全,於調查後立即進行設計發包作業,並向中央爭取梅姬颱風緊急工程工程經費總計新台幣7,900萬元,目前各水閘門皆已施作完成。 水利局說明,經施作完成之水閘門再配合設置移動式抽水機的運轉下不但加強了七股區之大潭、後港及城內社區防洪功能,亦可保護七股區大潭、後港及城內社區週邊的漁業養殖,使得鄰近的豐富生態與歷史文化的資源生態保護得以兼顧,更可使景色更加美觀並促進本市觀光發展。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