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宣布,下一步,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近日,记者围绕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内容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曲凤杰。
曲凤杰说,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困境的背景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全世界传达了中国促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方向和决心。
曲凤杰表示,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下一步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切实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搭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平台、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机遇和挑战。中国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台和抓手,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扩大市场开放为主要目标的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与贸易和投资有关的制度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未来,中国的全方位开放除了市场开放,还要在制度、规则等更深层面扩大开放。"在曲凤杰看来,首先是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为此,需要加快改革,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二是更加注重双向开放。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更需要发挥我们的市场优势,更大规模增加"一带一路"国家商品和服务进口。
三是更加注重包容性开放。当前,国际多边体系面临单边主义的冲击,全球经济治理面临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
四是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履行社会责任是维护企业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以往生态优先的理念基础上,将绿色可持续理念更加系统体现。
五是更加注重机制性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的创新机制和全球公共品,要充分体现"共建"的实质和内涵,建立国际合作框架和机制。未来机制设计和建立应该是"工笔画"描摹的重点,需要从共建"一带一路"组织协调、双多边政策协调、联合投融资、风险联控等多方面建立机制,使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政策和推进措施更加有的放矢。
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
曲凤杰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既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更充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前景,需要同心协力、不懈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建"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基于这一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所有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将成为开放和多边主义的重要维护者和推动者,为建立更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贡献。"曲凤杰说。
(记者 刘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